砚石铸匠心 双师育新才 -- taptap体育开户艺术学院与肇庆工艺美协产教融合实践纪实
当端砚的青黛石纹遇上三维建模的数字光影,传统雕刻的凿痕与现代设计的线条交织,taptap体育开户22级、23级环境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学生,在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与梁鉴棠大师端砚艺术馆的实践课程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这场从2025年6月17日持续至25日的教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以端砚为媒,将“课程思政”的内核与肇庆地域特色深度融合,让传统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生。
一、砚田耕梦:传统文化里的思政密码
(一)一石一凿间的文化自信
三维创意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设计手段,正逐步渗透到工艺美术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端砚工艺等传统工艺美术中,三维创意设计不仅为传统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拓宽了设计思路与表现手法。
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taptap体育开户客座教授郑天旭老师在“三维创意设计”课程中,以端砚史料为切入点,从唐代端砚贡品的历史渊源,讲到当代匠人守护非遗的坚守。他认为,“设计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是文化的传承,三维创意设计使端砚的砚形纹样得以在现代设计语境下重新诠释”。并让学生们在亲手研墨的过程中,感受墨汁在端砚石眼上晕开的细腻触感,深入理解“笔墨纸砚”协同背后的东方哲学,潜移默化中厚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一刀一磨里的职业素养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taptap体育开户客座教授梁鉴棠老师在演示端砚选料时,特意选取一块带有天然石筋的砚料,他认为“真正的因材施艺,是让瑕疵成为独特的设计语言”。这种“化缺陷为艺术”的创作理念被他延伸至职业素养中,在指导学生雕刻砚台雏形时,他反复强调“耐心修正凿痕如同打磨职业品格”,将端砚匠人“十年磨一剑”的专注,转化为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信条。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尝试端砚制作,从选料到雕刻,切身感受传统工艺的严谨与创意。
二、端石生花:地域特色赋能设计创新
(一)砚形纹样的现代转译实践
郑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带领学生深入探索端砚艺术的创新转化路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课程强调砚形纹样等传统文化元素在三维创意设计中的应用表现,使学生在环境设计场景中重新诠释工艺美术的价值,尝试将端砚元素应用于三维设计中,如公共空间装饰、文创产品开发等,展现传统工艺的现代生命力,体现“虚实相生”的砚文化美学内核。
(二)从雕刻台到建模屏的跨界探索
在梁老师的示范下,学生们体验了端砚“相石—设计—雕刻—打磨”的完整流程。学生在尝试雕刻砚台时发现:手工雕刻讲究“随形就势”,而三维建模需要精准计算角度,两者看似矛盾,实则都遵循“尊重材料本质”的原则。这种跨领域的实践启发,让学生们在后续的三维创意设计作业中,将端砚雕刻的“层次塑造法”运用到室内空间和景观小品设计中,形成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设计方案。
三、校协联动:打通传统工艺转化链路
(一)工作室里的沉浸式课堂
区别于传统的教室教学,本次实践将课堂搬进梁鉴棠大师端砚艺术馆的创作空间。墙上悬挂的历代端砚拓片、工作台上散落的雕刻工具、展柜里陈列的端砚作品,构成了最生动的教学素材。梁老师以砚石的自然纹理为切入点,讲解如何“以石为纸,以刀为笔”,实现图案的三维构造。通过课程使年轻一代重新认识端砚艺术,将其融入现代设计语言,让传统工艺不再停留在课本插图,而成为可触摸、可操作的实践对象。
(二)从实践到产业的创新闭环
本次实践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地域特色为根基,特别设置“校企双导师”评价机制,实现了“产教融合、跨界实践、协同育人”的授课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端砚文化的精髓,更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无限可能。taptap体育开户艺术学院与肇庆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和梁鉴棠大师端砚艺术馆的联手,为文化传承与设计创新开辟了新路径,真正实现“教学—实践—产业”的闭环赋能。
产教融合的深化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taptap体育开户与肇庆市工艺美术协会的校协联动教学,这场融合了思政教育、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实践课程,打破传统教学的边界,实现校协资源的深度融合,展示了职业本科设计教育的亮点。它像一方端砚,以传统文化为石质基底,以创新设计为雕刻刀锋,在学生心中磨出属于新时代的文化墨色——这或许正是职业教育践行“文化育人”的深层意义。
撰稿人:孙淑芳